恶的呃呃呃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平凡中文网pfzww.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第25章军事工业初级门票

作为协议的补充,恩斯特特意从普鲁士手里拿到了军火行业的入场券,先解决从无到有的问题。

这次恩斯特提前说明了目的,即为了黑兴根王室管理下的东非殖民地的武器装备问题。

毕竟,在欧洲本土你搞武器装备本身没有什么问题,可你要是弄条生产线就不好说了,哪怕是相对落后的技术,也会尽量避免扩散。

恩斯特既然强调了是为殖民东非做目的,那普鲁士政府就不用太过操心其用途了,只要派人查查账,合理缴税即可。

这次普鲁士王室和政府倒是很大方,除了一家小兵工厂外还有数条即将退役的原燧发枪生产线,以及子弹生产线。

同时承诺恩斯特未来可以从克虏伯等普鲁士军工企业订购需要的其他物资,当然是要付钱的,且不能用在欧洲。

此时的普鲁士受到第二次石勒苏益格战争影响加大了退役前装燧发枪转而生产后装线膛枪,所以才会慷慨的将前装燧发枪的生产线送给恩斯特,正好给新生产线腾位置。

对于可以拿到这些老旧的武器生产线恩斯特已经十分知足,恩斯特打算在东非殖民地装备上这些眼见就要落后的武器。

东非殖民地的华人移民越来越多,将来据点也会增加,而恩斯特在东非的得武装只有雇佣的德意志人,数量却只有两千多人,而华人移民目前已经快三千多了。

其实两千多人已经不少了,后世第一次世界大战在开战前夕,德属东非的兵力包括了68名白种军官、60名白种士官、132名白种医官和行政人员、2名黑人军官、184名黑人士官、以及2286名黑人士兵。

这么点军队却镇压着面积九十多万平方公里的土地,而今恩斯特对东非殖民地的投入就不是前世德国所能比的。

单说军队层面,白人且是本民族的军队就有两千,后续还会组织华人军队。

前世,德属东非作为前世德国最有价值的一块殖民地,在德国眼中价值也没有那么高,德国在此地主要是种植棉花,橡胶和剑麻等经济作物。

德国主要寄希望于在欧洲大陆上一把梭哈,只要赢得了欧陆的胜利,就可以随意划分世界的主导权,到时候什么殖民地都有了。

所以德国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时,主动放弃了海外殖民地,专心在欧洲同协约国战斗。

而恩斯特是将东非视为自己的退路,所以在人口,农业,和工业上都比较上心。

目前加大移民力度,是为了此后不出现南非那样的局面,腾笼换鸟。

这也算是和美国人学习,不过恩斯特不会做的那么粗糙,屠杀是不可能的,大概率会选择用船送往他处。

农业,这是恩斯特目前在东非正在做的事,除了种植经济作物外,恩斯特保留了粮食作物主要地位,不能因为眼前的一点小利益,就推迟了殖民地开发的计划,只有粮食足够,移民才能安置到位。

工业就有一些遥远了,现在的东非基础条件太差,没有发展工业的空间,主要是采矿业这样基础的工业,恩斯特也不打算进行。在没有彻底掌控东非之前,万一发现了不得了的矿产,恐怕会引火烧身,所以恩斯特小心行事。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

历史小说推荐阅读 More+
穿越之富甲天下

穿越之富甲天下

大篷车
好吧,这是一个关于发财和美女的故事。嗯,确切点说,是在古代捞银子和泡MM的故事........
历史 连载 172万字
苟在明末当宗室

苟在明末当宗室

夜深
朱慎锥来到大明成了宗室宗室实在不好混,俸禄克扣还要拖欠,家里吃了上顿没下顿更要命萨尔浒明军大败,万历也没多少活头了,乱世将至,躺平就是死,总得搏一搏吧?
历史 连载 256万字
抗战之火线精英

抗战之火线精英

九耳猫
小宅男在家通宵玩cf,莫名其妙的来到了抗日战场。分享书籍抗战之火线精英作者:九耳猫
历史 连载 469万字
从神话三国开始征服万界

从神话三国开始征服万界

黄天秩序
苍天已死,黄天当立!岁在甲子,天下大吉!这是一个穿越者继承大贤良师传承,推翻腐朽东汉帝国,建立全新星汉帝国,给诸天万界带来黄天秩序的故事。吕布戟灭神明,带来诸神黄昏。关羽刀斩邪魔,诛灭万界不平。“神罗是罗马,绿罗是罗马,这星汉怎么就不是大汉了!”——大贤良师丶万军之主丶万界先行者丶穆易。ps:这应该是一片种田文(大概)群号698098706
历史 连载 310万字
晚明海枭

晚明海枭

朱楼醉茶
明末什么最重要?钱财!有钱才能爆兵,有兵才能争霸。所以林海早早就确立了目标,先垄断马六甲海峡以东的海贸,再殄灭建虏、扫清流寇,捎带手在东瀛南洋搞搞殖民。当然,还要把半截入土的大明埋了,新的帝国就建立在晚明的坟场上,充分吸收这具腐朽躯体中所蕴含的养分。商帮行会、市镇经济、侈丽风俗、市井文化……当晚明社会的这一切和具有海洋基因的新生政权相结合,这将是一个不一样的帝国。
历史 连载 42万字
承汉

承汉

会翻书的笔
当群雄落幕之时,谁来传承强汉之风!207年冬,刘备三顾茅庐请诸葛亮出卧龙岗。一樵夫突然冲出,众人误以为刺客。自此,匡扶汉室的大业中,梁甫成为那颗闪亮的新星。又名:《那天我和孔明一起出的山》、《开局刺杀刘备》
历史 连载 24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