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封推了。感谢各位读者多年来的支持,其中有不少都是跟了六七年年的老读者了,非常感谢大家!另外,更感谢一直给我指导的主编胡说和责编冬瓜以及其他各位编辑!

和人家多面手相比,我只能写历史,而且也对历史最感兴趣。之所以重拾这个已经被人写过无数次,而且有异常成功之在前的时代,只因为偶读明史和明实录,发现了不少很有趣的小细节,于是决定就此下笔。和那些金戈铁马杀伐决断的大相比,我更喜欢人物之间的互动,那些有趣的小描写,所以也许有些人会失望,有些人会喜欢,萝卜青菜各取所爱!

封推之际,求一下推荐票和月票啦!名次又掉下去了……

另,推荐胜己同不朽丹神》

波kid22477,波e《不朽丹神》

借着感言,贴一下一些人物的资料主要是太监,弘治名臣刘健李东阳谢迁刘大夏马文升等等百度百科都有,焦芳也不例外:

萧敬14352,字克恭,别号梅东,延平府南平县今福建南平市人,司礼监太监。自幼入宫服役,因聪明伶俐,被选入司礼监内堂读。他学习努力,进步很快。天顺初年,任长随。时英宗在便殿慰劳赏赐近臣,金和钱串堆积甚多,分发得很快,萧敬一一登记,核算得毫无差错。英宗由是发现他很有心计,所以信用他。天顺二年145升为奉御,不久,再升为御用监左监丞。天顺五年14,升右少监。英宗宠爱他,相继赐给他蟒衣、带和多种珍宝。端午节那天,皇帝亲自检阅射箭,指着他说:“知道你会写文章,还会射箭吗?”萧敬立刻按着马鞍,连发三箭,箭箭中的,英宗十分高兴,从此对他更加关怀、赏识,把他升为太监,佥监事,每年还给禄米若干石。他奉使到荆州、襄阳办事,各地方官的奏报,都说他行事清静,注意影响,没有骚扰老百姓。天顺八年1464,英宗去世,他被派到神宫监负责烧火。

成化三年1467,调到内宫监,负责管理仓储粮饷。他的账目出纳清楚,把过去一些弊漏基本剔除了,因此,过了不久,便晋升为司礼监佥,并受命前往勘查武冈、蕲州等藩府的大案。在那里他排除干扰,审问清楚,办案公正,回来汇报情况亦扼要清晰,宪宗对他很满意。但是,萧敬与当时掌管东厂的权宦尚铭关系密切,而尚铭则是一个罗织京师富宝勒索重贿,“卖官鬻爵无所不至”的人,在成化末年,他终于被抄家,谪放到南京当净军。所以,成化二十三年147宪宗去世时,为躲避牵连,萧敬主动请求干宦官谁也不愿干的事——到裕陵司香。

弘治初年,萧敬还是免不了屡次受到朝臣弹劾。但孝宗庇护他,为他开脱,曾对刘大夏说:“萧敬是我的顾问,但我一直都没有给他权力。”[32]

弘治三年1490,司礼监出了空缺,大家都认为萧敬是最老成、最有经验的人,于是起用他为司礼监太监,参与一些重大的军政问题。他为人谨慎,熟悉典故,每当皇帝询问什么事,他都了如指掌,能按规章制度给予清楚的、详细的回答,而且常有正言规谏,所以孝宗很重视他,多次命他负责安排冠、婚、丧、祭等多种重大的典礼,检阅团营兵马。受命会同刑部、都察院、大理寺审讯重大案件时,他审问得仔细,判得很恰当。当时张皇后的弟弟寿宁侯张鹤龄,建昌伯张延龄,都借着帝后的宠爱,纵容家奴违法乱纪,科敛钱财,被朝廷内外许多官员弹劾,但孝宗都不予追究。可是,当案子落到萧敬手里时,他按照法律了判处,不稍宽贷,这使得大家对他都很信服。

弘治十八年1505,孝宗病危,把太子托付给萧敬,这就是后来的武宗。

正德初年,萧敬请假回私宅。正德七年1512,武宗起用他为司礼监掌印太监,赐给他绣着坐蟒的袍子,准许在宫中乘小轿出入。这时他已经七十四岁了,但对时事仍然能常常提出好的意见。正德十二年至十四年1517—1519,武宗经常打着“巡视”的幌子,到外地游荡乐,萧敬和一些宦官、朝臣极力劝谏,都无法制止。武宗让他留守京师,京师内外的人都重视他,依靠他。但是,由于他曾和宁王朱宸濠有交往,所以朱宸濠谋反失败后,武宗虽然因为萧敬年老,不予逮捕,但仍罚了他的钱,并把他罢免[33]。

正德十六年1521,武宗病逝,无子,由藩王朱厚入承帝位,就是世宗。世宗因为萧敬德高望重,又熟悉宫廷各种事务和礼制,所以特地诏令他入宫,管理机务。世宗到南北郊祭祀,逢年、节、四时用酒食祭拜太庙,视察国子监,耕籍田的时候,都由萧敬侍从。这时萧敬已经五岁高龄了,但仍然头脑清楚,精力充沛,在宫中进退周旋,行步不差尺寸。但是弹劾萧敬的官员亦不少,如张原在《请逐太监萧敬疏》中,说他“囊橐积资不下一二十万”[34]。毛伯温弹劾他阴谋援助已被判死罪的宦官张锐、张忠等,请亦判他死刑[35]。萧敬请求补监局工匠一千五百人,兵部尚彭泽坚决反对,世宗亦接受了彭泽的意见[36],等等。但是,这些情况在大学士杨一清给他写的墓表中,都没有反映。

嘉靖元年1522,萧敬屡受廷臣弹劾,请求告老退休。世宗准了他的请求,并念他过去的功劳,除年俸外,每月再加米十石;每年拨人夫十人给他役使;逢年过节都像过去一样赐给时令食品。这样的待遇,比退休的内阁大学士还要好,也是以前的宦官从未得到的。

嘉靖七年152,萧敬在宫外私宅病逝。世宗命司礼太监赖义负责丧事的礼仪,御马监太监韩锡等综合办理有关丧葬的事。谕祭三坛,赐新钞三万缗。敕命要切实办好棺木、造墓、建享堂等事。皇太后赐给白金一百两,文绮四表里。大学士翟銮为他撰墓志铭,杨一清为他写墓表。

萧敬悟性很好,小时读就能明道理,后来更利用宫中藏丰富的有利条件,博览典籍,故学识丰富。他写的诗品格清高飘逸,没有华丽的语句。他的法开始时是临摹欧帖,后来转为沈体,尤其爱好草。他历侍六个皇帝,仕途也有起伏曲折,但亦四次任司礼监秉笔太监,四次任司礼监掌印太监,前后长达五十年。他名下的宦官有百人之多。他对待士人温和恭敬,杨一清在内阁时,屡次因为公事有接触,有时杨一清反驳武宗的意见,语中对萧敬亦不是那么客气,但萧敬并不介意。萧敬虽然也干了些违规的事,但还不至揽权谋利,拉帮结派。他不满其他权宦的敛财,虽然在皇帝身边几十年,但第宅始终还是原来那一间,没有为自己添置什么产业。退休后更是甘于林下之乐,杜门不出,绝口不谈时事,只和相知的来客赋诗、鼓琴、下棋。垂危时,告诫他的侄子、侄孙说:“做臣子的人,最重要的是不要欺骗。”其他什么话也没有说。像他这样不敛财,不滥用权力的宦官,在明中叶后是比较难得的。

萧敬的侄孙萧是锦衣卫指挥使,从孙萧韶、萧歆都是进士,还有几个任锦衣卫[37]。

李荣,字茂春,祖籍西女三原今陕西省三原县人,他生于宣德五年1430四月二十五日,景泰年间进宫,在乾清宫当太监,侍候代宗。成化十四年147,李荣任司礼监掌印太监,宪宗赐其带、蟒衣,许禁地骑马,其地位可见一斑。弘治十年1497,他曾主持德清公主与驸马都尉林岳的婚礼。当时,凡国家大政,均有李荣参与,足见弘治皇帝对李荣何等器重,亦可见李荣之权势。正德皇帝即位之时,李荣已经77岁高龄,请求退休,正德皇帝是李荣从小带大的,一天也离不开他,不同意退休。李荣和正德皇帝是这种关系,刘瑾岂不也惧他三分?当然,李荣也不是傻子,“妖.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

平凡中文网【pfzww.com】第一时间更新《奸臣》最新章节。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

其他小说推荐阅读 More+
神秘复苏

神秘复苏

佛前献花
“我叫杨间,当你看到这句话的时候我已经死了......”一张诡异的羊皮卷,一只窥视黑暗的眼睛,这是一个活下来的人经历的故事。——————
其他 连载 622万字
青仙问道

青仙问道

中原五百
有物先天地,无形本寂寥。能为万象主,不逐四时调。
其他 连载 91万字
亵渎

亵渎

烟雨江南
睡觉睡到自然醒,数钱数到手抽筋。这就是罗格的幸福生活《亵渎》第一、二卷于2005年10月正式简体出版,全国发售。第三、四卷于2005年11月20日全国发售。欢迎访问出版专区http://www.cmfu.com/xdpages/main.asp
其他 连载 542万字
仙工开物

仙工开物

蛊真人
火山中,先贤大能遗留的机关仙宫,渴望着后继者。母亲舍命争取,获得仙宫宝印,临终托付宁拙。我佛心魔印!渡己为佛,渡人成魔。掌印者,轻刻心印,驭机关若羽。众人御之,神疲意重;宁拙则以一纵万,轻盈若舞。宁拙:“娘,孩儿一定不负您的嘱托,取得那仙宫!”正是:仙偶通灵秘,工巧合至理。开宇出新境,物华与天齐。古钟传法度,月下舞清辉。真身具万象,人间谁与敌!
其他 连载 73万字
他知道风从哪个方向来

他知道风从哪个方向来

玖月晞
文案:这样确切的爱,一生只有一次。人设:野生动物保护区巡逻队队长VS著名摄影师微博:玖月晞29的专栏29的其他文:《亲爱的阿基米德》《亲爱的弗洛伊德》《亲爱的苏格拉底》《少年的你,如此美丽》《小南风》《因为风就在那里》《一座城,在等你》可进作者专栏查看。
其他 连载 44万字
嫁给前任他叔

嫁给前任他叔

木兮娘
李稚被交往三年的男友绿了。阴差阳错,和前男友他叔在一块儿了。几周后,梁墨带着一帮兄弟出现在李稚面前——“大嫂,请对头儿负责!”整齐划一,铿锵有力。李稚被压着进民政局盖章,出门口,梁墨递给她一新婚红包。红包里安静躺着五张红票。“……”吓得烟都掉了。家宴上,前男友和小三喊梁墨“三叔。”李稚扔掉烟,慈祥的微笑“叫三婶。”遇见你之前,我没想过结婚。遇见你之后,我没想过别人。——《岁月无声》【括弧】这篇之前
其他 连载 31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