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三川郡的援军不同,河西郡的援军大多参加过武川郡作战,从蒋继嗣以下,将士们大多了解武川郡和河内军的人文与地理。

河内郡的战事牵动了蒋继嗣的精力,从地理上看,蒋继嗣的部队应该比花云部先到达周地,事实上,花云的部队反而率先入周。

柳鸿远被杀的消息传到河内郡之后,陈贤与王文昌两个人当即组织将士下山,传达投降意愿。

陈贤没有选择加入唐军继续与河内军作战,而是准备放弃抵抗向孙立德投降。

陈贤投降的唯一条件,就是保全将士和家属们的性命。

孙立德并不在河内郡,所以陈贤投降的信息是传达给蒋继嗣的。

蒋继嗣确认了汉将的投降诚意,有汇报军情的快马带领信使前往武川郡向孙立德汇报。

蒋继嗣没有等待孙立德的最新命令,留下少量将士监管山上的汉军。

主力将士被蒋继嗣带领,全军驰援南方战场,蒋继嗣决心与李勇一起,对孙家玉的唐军实施围歼。

当唐王调整战略部署,把河内郡战场当成一个次要战场后,孙家玉在江北的作战就觉得有些力不从心了。

唐军把河内郡当成次要战场,河内军却在战场上投入了主力。

衡州城之战后,越来越多的河内军将士开始南下。

除了王升和毛宁这种打硬仗的军队,孙可成与陈青云组建的河内兵也正是投入战场。

借助地利,唐军勉强可以挡住河内军的全力攻击。

但是,蒋继嗣部的南下,让唐军的整个侧翼和后路暴露在了河内军的攻击范围下。

后路一旦被切断,得不到补充的唐军迟早会全军覆没。

孙家玉放弃了依托城池与河内军打阵地战的想法。

面对河内军如潮的攻势,孙家玉在一边向国内求援,一边组织将士依托地利进行阻击。

孙家玉心中的最终战场是长江北岸的江临城,通过在沿途据点进行阻击,唐军以空间换取时间,强化江临城的城防,延缓河内军的进攻速度。

花云接到孙立德命令的时候,三川郡的局势正处在一个关键节点上,当时花云的决定是以军令为先,为此花云放弃了围困宋星宇的计划。

蒋继嗣面对和花云相同处境的时候,却做出了不一样的选择。

他得到孙立德命令时,河内郡的局势同样处在了一个关键节点上,唐军的防线出现松动,但是依旧保留了阻击的能力。

如果蒋继嗣在得到军令的第一时间带兵向西驰援,仅仅依靠河内郡的兵力,李勇确实可以将孙家玉击退,但那将付出更大的代价,消耗更多时间。

面对孙立德的军令,蒋继嗣决定以河内郡战场为主。

蒋继嗣的及时介入,迫使孙家玉提前放弃了一些坚固据点,加快了撤退速度。

孙立德在书信中明白无误的表示将会抽调三川郡和河西郡的两支部队入周作战,在蒋继嗣看来,河西郡的将士们进入周地只能算是锦上添花,留在河内郡的作用却无疑是雪中送炭。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

平凡中文网【pfzww.com】第一时间更新《乱世平民传》最新章节。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

历史小说推荐阅读 More+
鹰派大佬

鹰派大佬

红色十月
一次偶然的机会参军入伍,入伍后参加一次次的战争立下赫赫战功,让他成为一个华夏最为年轻的大将,他掌握华夏最为精锐的军队;在百姓眼中,他是一个英雄,在他领导之下,一支被组建起来的强大军队收复了被他国夺走的疆土……
历史 全本 434万字
风起1936

风起1936

陈氏刀客
我叫陈世襄,代号“鱼鹰”,记住,如果我叛变了,一定要干掉我!!!
历史 连载 64万字
神话版三国

神话版三国

坟土荒草
历史 连载 3272万字
晚明海枭

晚明海枭

朱楼醉茶
明末什么最重要?钱财!有钱才能爆兵,有兵才能争霸。所以林海早早就确立了目标,先垄断马六甲海峡以东的海贸,再殄灭建虏、扫清流寇,捎带手在东瀛南洋搞搞殖民。当然,还要把半截入土的大明埋了,新的帝国就建立在晚明的坟场上,充分吸收这具腐朽躯体中所蕴含的养分。商帮行会、市镇经济、侈丽风俗、市井文化……当晚明社会的这一切和具有海洋基因的新生政权相结合,这将是一个不一样的帝国。
历史 连载 42万字
泰昌大明

泰昌大明

魔法龟Revo
万历四十八年,大明朝已存续252年了。252年不仅是帝国的国祚,更是体制性土地兼并的持续时间。神宗以“倒张、倒冯”为始,以“三大争”为继,以“妖书、梃击”为末,一手开创出明末两党对立的局面。又在集权于己身之后怠政三十余年。在神宗的催化下,两百多年几乎一成不变的官僚系统和治理体系进入了全面腐朽的最后阶段。阶级对抗、官民冲突、女真入寇。内外交困之下,帝国终于走到了灭亡的边缘。7月21日,朱翊钧晏驾,朱
历史 连载 37万字
崇祯重振大明

崇祯重振大明

凤凰北斗
一个现代人穿越成为大明崇祯皇帝,重振大明朝的努力。以《崇祯长编》《崇祯实录》《酌中志》等为准,前期按真实历史上的时间线写。
历史 连载 138万字